107.01.01
人,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,對自己的生命價值、社會的貧富貴賤、人世的道德秩序(倫理、上下)、世間的正義公理(政府公權力、社會輿論)等等人類群體相關的問題,會開始觀察思考。基於個人與社會的健全發展,這些在不同時代本都有當代下的軌則與秩序的。現在,我們處的年代,自我命意抬高,個人思考言行放縱。社會脫序,人與人間相對存在的價值與約定,變得浮動狹隘又不穩定,弄得人人辛苦,人人不安。我們何其幸運,能齊聚殿堂,在佛光照拂下,做我們心靈的調理功課 —— 念佛修心。念佛其實就是修佛念,就因為此心念雜,此心躁動非常,隨境生念,又隨念生是非好惡,看清楚了,無義又疲勞。所以希望透過大眾的共修,以彼此的加持,做密集的練習。
可是為什麼三天盡念著阿彌陀佛四字,不換題目?要知道,換題目只有更叫我們生異心,令心躁動。我們的心,一向習慣於搜尋境界,多境(多題目)固然比較新鮮,不單調,但卻恰好滿足心的搜尋習慣。一境初學雖然乏味些,但正好不是心的所樂境,它不會令心沉溺,不會令心失控。由一境的串連令流注於相同一境的心,逐漸止息奔馳,止息躁動。一旦佛念串習成功,躁動漸停,平安 靜定從心中生起。各位將可嚐到阿彌陀佛如在身邊的親切(溫暖自在)。
佛三就要結束了,希望大家把三天來的念佛心力,小心養護於胸中,回家繼續隨分精進。現在,就只剩最後的五分鐘,請各個收心攝念,珍惜懇切,認真專注地隨我稱念 —— 南無阿彌陀佛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