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96年佛一開示 — 憨山大師示法錦禪人

96.12.28



  法錦自言:性多瞋習。老人因以方便調伏,而示之以忍辱法門,更為開導之曰:永嘉大師有言,我師得見然燈佛,多劫曾為忍辱仙。是知忍之一行,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。故我師釋迦老子,生生世世為提婆達多之所謗害,至於今生出世,種種破法無所不至,甚而殺害其命者非一。及法華會上為其授記作佛,且曰:我之三十二相,八十種好,勝妙功德,皆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之所成就,豈非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要行耶。


  又云:昔我於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,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。由是觀之,一切眾生生死苦具,皆以有我而成。無上菩提福慧莊嚴,皆以無我而至。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,是非生則愛憎立,愛憎立則喜怒滋。自性濁而心地昏,心地昏則諸惡長,諸惡長則眾苦集,眾苦集而生死長矣,是皆從我之所致甚矣。我之為害,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。老氏有言曰:柔勝剛,弱勝強。此蓋忍行之初地也。眾生恃其我見堅牢難破,所以一言以逆不能受,一事之違不能安,一饑一寒之不能耐,一念之欲不能淨,斯皆不知忍之之方,徒增我見之執耳,所以佛教諸弟子修和合行。


  又曰:苦法忍苦法智。又曰:無生法忍八地乃得,是知從生法忍忍至無生,則妙行圓佛果成矣。忍之一行豈淺淺哉。故曰:凡有所作皆當忍之,是則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,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,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,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。如斯則心不有敢妄動,身有不敢妄作,事有不敢妄為,情有不敢妄發。故老氏曰:不敢為天下先,不敢即忍之異名。由不敢為天下先,故忍為成佛第一行。如此則忍大而我小,故忍能衣被於我,亦能衣被於物,自利利他之德無出此者。故曰:柔和忍辱衣,謂是故也。禪人求法語,故余題之曰,忍辱為衣,禪人勉而行之,其無以為口頭話,且又無以此為博飯具也。

節錄於《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三.示法錦禪人》



各位師父、各位同學:


  大家阿彌陀佛。剛剛我們讀了憨山大師的開示。老人告訴我們,忍之一行為成佛之妙行。對忍的意義,忍的功德,忍的行法,忍於道品的次第,都做了詳盡的解說。尤其對忍的難能 ─ 為什麼不能忍,它的關鍵在哪裡?而不忍後緊隨的禍患又如何?也準確清晰的條列敘述。老人說,眾生生死苦具都因有我而成,福慧莊嚴的無上菩提卻由無我而至,多麼簡捷扼要的提示啊!因為有我就有他,有我有他就有自他相對的立場,立場相對就有人對我錯,我對人錯的人我是非。有是非就會因是非而生然與不然的好惡反應,有好惡就隨所好所惡的得與不得而引發喜怒哀樂。喜怒哀樂七情生,則清淨的本性就被染污了。本性染污心田必煩惱昏亂,心煩亂就造作無邊罪業。惡業既造,當然眾苦聚集的生死死生也避免不了。如是這般,便成我們今天這個辛苦模樣。大師說這些都是由〝我〞招來的,因為這個〝我〞的強固意識,所以逆耳的話我們聽不進去,違背自己意思的境界我們受不了,稍微的飢寒苦境我們耐不住。談修行,心中的欲念卻一點也無法去除,而佛陀制定六和合僧團,開立種種學處,正為引導我們進行上述習性的去除,進行〝忍〞字工夫的培養,進行煩惱業性的淨化,進行菩提資糧的增長。念佛打坐是修行,飲食應對是修行,起居動念是修行,發心濟物是修行。一切生的材料都是修行,修行就必從這裡做去,要能知道“忍”的必要,要能切行〝忍〞的修習,便能隨〝忍〞力的增長,分斷煩惱而分證智慧。所以佛陀開示解脫道說苦法忍、苦法智,大乘經中明菩提資糧時,更廣談無生法忍。從生法忍忍到無生,這種〝忍〞力功德,已非前面小小違逆境界的容受,而是更徹底更圓滿,於愛非愛境自在了然、安穩無礙的安忍工夫了。


  各位同修,我們到這裡來都是為修行的。遺教經說: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。」「能行忍者,乃可名為有力大人。」〝忍〞之一關是絕對必要修習,必要突破的。憨山大師對忍的修習開示說:「凡有所作皆當忍之,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,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,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,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。能這樣心就不敢妄動,身也不敢妄作,事更不敢妄為,情當然不敢妄發了。」要知道,不敢就是內向的約制,不敢就是貪瞋的調伏,不敢就是法的隨行導引,不敢就是淨明力量的確定養成。所以大師說不敢即是忍的異名。一切可意非可意境界,都是修習忍力的機會。那麼以後我們蒲團上要忍,飢寒時要忍,做事吃力時要忍,學習遇障時要忍,工夫難進時要忍,風光得意時要忍,困頓失措時要忍……時時處處都要忍。各位,我們既然志在高貴的佛果,修行必要的課程怎麼可以躐等呢?


  即今佛一末後時刻,就請大家提起忍力,撇開雜想,放寬身心,大聲專志地隨我稱念 ── 南無阿彌陀佛!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108年精進佛三第2天開示

108.12.28 念佛調心 — 佛念住 此刻已是佛三第二天的尾聲,昨天說四聖諦的第一諦 — 苦聖諦(苦的事實)。這苦是就有情的身心來說,尤其是有情當中的人類。人的身心活動複雜,太多眼下、耳下…感官觸對下的可樂不可樂境,都強烈地左右著人,因此,人的苦痛特別多。要能撇下這些干...

108年精進佛三第1天開示

108.12.27 生命的艱辛 — 苦諦 現代人,比較不是衣食不足,生活過不去。倒是太多人,衣食無缺,而心難平安。時代風潮,洋溢著〝只要我願意,沒什麼不可以〞的氣息。過度偏差的個人主義,引發超常病態的自我膨脹,從個人到社會,對錯不分,是非混亂。若問,這是怎麼回事?佛法說,這...

107年精進佛三第3天開示

108.01.01 一心的訓練 單一所緣 — 阿彌陀佛 現在是第三天的最後一支香,這三天,從早到晚都是念佛,是以一個境界拿住我們心的訓練。為什麼要這樣子?因為我們的心習慣在難以數計 難以想像 難以控制的境界奔馳打轉,就是想不要這樣,也沒辦法。假設我們已非常習慣於心的紛動而不...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