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101年佛七第五天開示 — 修行要害煩惱與至善助道心



修行要害煩惱 — 驕(憍)慢 與至善助道心 — 慚愧

  四天來,從念佛專修到平常日用,我們緊扣著作意,詳說念下的明了緣境工夫。從道德性的增上善品,到智慧開發的終極契悟,重重提述分明覺知的必要意義。人的精神活動,不勉強就自然生起的五個心 — 觸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,是遍一切境、一切處、一切心的。不修行,大抵由觸領先而隨境生念。要修行,就必須作意,以作意導引正確的領納反應。從作意,切除前攀後引的多餘情知絡索。從作意,令境界轉成當下如理覺知的材料機會。如理作意,管控著行人,使不掉入慣習的妄雜錯知,串起步步篤實的如法修行行動。


  如理作意的體性就是正精進。它的途徑正是道品中的四正勤,善惡正負雙邊展開(已生惡令斷,未生惡令不生;已生善令增長,未生善令生),正就在應斷須斷,當生不可不生的關鍵時刻。從基礎的學習,到最後工夫的現起,明了如理的作意,是貫穿其間的絕對心要。而要能如此警覺,要能如此持續精進,佛法中有許多助道因緣的提示,其中最緊切最明顯的,現在我們就提出妨害修行的驕慢煩惱,與幫助道心的慚愧心所。


  在座諸位,我們都要修行,但我們卻是初學的凡夫。果報的包袱,令我們實在難以不出差錯。對著清淨聖道,心嚮往之,狀況裡卻無法都不失落。幸好,釋尊慈悲,早就開示我們:有錯,真誠懺悔就得清淨。懺悔是身心的翻轉行動,懺悔的真實內容是強盛有力的慚愧心。由慚愧,令人歡喜見過,令人突破業障,令人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激發落實的段段成長,終至令人拓開更高更廣的修為境界。修行就是從錯到對,從不知到知,從染汙到清淨的一條路。昨天說的,問題所在就是工夫提起的時節。轉過,煩惱便是菩提。這些道理,我們都明白而同意,但實際經驗裡,卻好似阻礙重重。常常有狀況,周邊的人都清楚明白得很,就是我們自己不覺不知。儘管別人明說暗喻,再再表示了,我們就是看不到,不覺得錯。原因在哪裡?在個人心中梗著煩惱。這個煩惱便是自恃以至自持的驕(憍)慢(舉己輕人),它令人生起ㄧ定障道的無慚無愧心。


  常人驕慢,是驕些什麼?古德舉出恃才驕、恃色(健康美麗)驕、恃能驕、恃名位財富驕,甚或恃修行而驕。其實,真有好條件,是宿世善因,要能謙下善用,確是成就莊嚴的好因緣。不能善用,好條件終不成好條件,反而突顯自己的淺薄無知。何況什麼條件都不成的,若狂妄的高舉,就更是對自己嚴重傷害了。所以我們可知,驕慢會令人不生慚愧,而慚愧卻可折伏驕慢。前者的煩惱性,障礙著後者善力的生起。肯發真切心修行的,便能使後者的善力對治前者的惡性染汙。二者彼此消長,如何取用,就在我們作意的一念間。


  佛門講善根,多與福德並舉。此中之福非世間名利資財,德也不是俗世的善良好心。是順應修行條件,提昇修行意樂,對治翻轉生命包袱的淨善因緣。它使人主動發起修行意志,常生自我調伏,歡喜塑造的自我端嚴誠悅,長時生起清淨善法現起的可能性,確定引領行人突破關卡,成就道業,所以名為善根福德。慚愧就是大福德善根,人人當勤培養。從此刻追頂佛念開始,請深心皈投佛陀,以最慚愧感恩之心,誠切地隨我稱念 ── 南無阿彌陀佛!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108年精進佛三第2天開示

108.12.28 念佛調心 — 佛念住 此刻已是佛三第二天的尾聲,昨天說四聖諦的第一諦 — 苦聖諦(苦的事實)。這苦是就有情的身心來說,尤其是有情當中的人類。人的身心活動複雜,太多眼下、耳下…感官觸對下的可樂不可樂境,都強烈地左右著人,因此,人的苦痛特別多。要能撇下這些干擾,朝清淨莊嚴的方向生心的,畢竟是人中的極少數。人因為感覺細膩,便容易陷落愛憎,雖叫苦連天,卻不想遠離,既撤不出距離,哪能發起

108年精進佛三第1天開示

108.12.27 生命的艱辛 — 苦諦 現代人,比較不是衣食不足,生活過不去。倒是太多人,衣食無缺,而心難平安。時代風潮,洋溢著〝只要我願意,沒什麼不可以〞的氣息。過度偏差的個人主義,引發超常病態的自我膨脹,從個人到社會,對錯不分,是非混亂。若問,這是怎麼回事?佛法說,這是共業的“苦”的世間。 經說:「十方諸佛以苦為良師。」因為知〝苦〞,可令人生起離苦的警覺性,引人另闢莊嚴高貴的人生大道。常有人

107年精進佛三第3天開示

108.01.01 一心的訓練 單一所緣 — 阿彌陀佛 現在是第三天的最後一支香,這三天,從早到晚都是念佛,是以一個境界拿住我們心的訓練。為什麼要這樣子?因為我們的心習慣在難以數計 難以想像 難以控制的境界奔馳打轉,就是想不要這樣,也沒辦法。假設我們已非常習慣於心的紛動而不覺疲累,對這三天的訓練就不會感到如何的可貴難得。假若已有些生活體驗,有些向內觀察的功夫,或者有一點感覺到 生命不僅是這樣過活,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