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88年佛七第六天開示 — 徹悟禪師語錄


若念佛之人,塵垢未淨,惡念起時,須自檢點。或有慳貪心、瞋恨心、癡愛心、嫉妒心、欺誑心、吾我心、貢高心、諂曲心、邪見心、輕慢心、能所心,及諸逆順境界,隨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。設或起時,急須高聲念佛,斂念歸正,勿令惡心相續,直下打拼淨盡,永不復生。所有深信心、至誠心、發願回向心、慈悲心、謙下心、平等心、方便心、忍辱心、持戒心、喜捨心、禪定心、精進心、菩提心,及一切善心,常當守護,更要離非梵行,斷惡律儀。雞狗豬羊,慎勿畜養,畋獵漁捕,皆不應為。當知極樂國內諸上善人,良由捨棄惡緣,循行善業,獲生淨土,不退菩提。念佛之人隨佛學,應以去惡取善為鑑戒焉。

節錄於《徹悟禪師語錄》



各位師公、師父、各位同學:


  剛剛誦讀的祖師開示〝念佛之人,塵垢未淨,惡念起時,須自檢點。〞為什麼念佛之人塵垢還未淨呢?要知念佛是法門,塵垢未盡是凡夫的宿習業相。若塵垢已淨,也就不用念佛了。就因為塵垢積重,所以我們要念佛啊!只是在念佛的修持下,必須輔以檢點心行的工夫,否則念佛歸念佛,畢竟不能轉化三業,則惡染的身心業力,終將牽累我們下三塗,受苦報,後患無窮。


  那什麼是慳貪心、瞋恨心、癡愛心、嫉妬心、欺誑心、吾我心、貢高心、諂曲心、邪見心、輕慢心、能所心呢?


  對財、物,知能固吝不捨,貪得無厭名慳貪。

  於人於事,憤惱停心,久持不放名瞋恨。

  闇鈍不明,心眼難移名癡愛。

  於他好事,心生不喜,憂苦難耐名嫉妬。

  矯作不實,惑亂他人名欺誑。

  染著個己,見自不見他名吾我。

  無知狂妄,可笑自得名貢高。

  虛偽逢迎,求人愛己為諂曲。

  謗因謗果,撥無善惡名邪見。

  凌人傲物,目無可尊名輕慢。

  計較分別,執頭著尾名能所。


  在佛法的教誨裡,對人類的心理活動分析得很清楚,名為心所。心所好壞都有,不只上述這一些。現在徹悟大師開示我們,如果不慎生起惡念,甚或本篇所未談到的其他不良心理時,應及時警覺,收攝念頭,令心歸於正。大師用了〝直下打拼淨盡,永不復生〞十字,是多麼剴切傳神的教示啊!


  只要轉得過慳貪、輕慢等惡心,生起的自然是慈悲、謙下、平等具足方便的優良德性了。


  同修們,努力吧!念佛引發我們要了生死,成佛道的高貴情操,而要成聖成賢,終要經過一番蛻變,脫胎換骨才成的,眼前的身心內容,不經過徹底的改造,不說成佛作祖不可能,極樂世界也去不成的!


  現在讓我們以最純潔恭敬的心,力拼彌陀聖號,以打落頭出頭沒的貪、瞋、愛、慢習氣吧! 南無阿彌陀佛!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108年精進佛三第2天開示

108.12.28 念佛調心 — 佛念住 此刻已是佛三第二天的尾聲,昨天說四聖諦的第一諦 — 苦聖諦(苦的事實)。這苦是就有情的身心來說,尤其是有情當中的人類。人的身心活動複雜,太多眼下、耳下…感官觸對下的可樂不可樂境,都強烈地左右著人,因此,人的苦痛特別多。要能撇下這些干擾,朝清淨莊嚴的方向生心的,畢竟是人中的極少數。人因為感覺細膩,便容易陷落愛憎,雖叫苦連天,卻不想遠離,既撤不出距離,哪能發起

108年精進佛三第1天開示

108.12.27 生命的艱辛 — 苦諦 現代人,比較不是衣食不足,生活過不去。倒是太多人,衣食無缺,而心難平安。時代風潮,洋溢著〝只要我願意,沒什麼不可以〞的氣息。過度偏差的個人主義,引發超常病態的自我膨脹,從個人到社會,對錯不分,是非混亂。若問,這是怎麼回事?佛法說,這是共業的“苦”的世間。 經說:「十方諸佛以苦為良師。」因為知〝苦〞,可令人生起離苦的警覺性,引人另闢莊嚴高貴的人生大道。常有人

107年精進佛三第3天開示

108.01.01 一心的訓練 單一所緣 — 阿彌陀佛 現在是第三天的最後一支香,這三天,從早到晚都是念佛,是以一個境界拿住我們心的訓練。為什麼要這樣子?因為我們的心習慣在難以數計 難以想像 難以控制的境界奔馳打轉,就是想不要這樣,也沒辦法。假設我們已非常習慣於心的紛動而不覺疲累,對這三天的訓練就不會感到如何的可貴難得。假若已有些生活體驗,有些向內觀察的功夫,或者有一點感覺到 生命不僅是這樣過活,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