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,吾人現前一念,緣生無性,無性緣生,不生佛界,便生九界,若約緣生無性,則生佛平等一空,若約無性緣生,則十界勝劣懸殊。阿祈達王臨終,為驅蠅人以拂拂面,一念瞋心,遂墮為毒蛇。一婦人渡河失手,其子墮水,因撈子故,與之俱沒,以慈心故,得生天上。夫一念慈瞋,天畜遂分,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,可不慎乎。苟以此心緣念彌陀,求生淨土,得不見佛往生乎。但此一念,不可僥倖而致,必須存之以誠,操之有素。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,千念萬念,以至終日終年念者,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。果得一念純熟,則臨命終時,唯此一念,更無異念。智者大師云,臨終在定之心,即淨土受生之心。然唯此一念,更無異念,非在定之心乎。念果如是,不見彌陀,更見何人?不生淨土,更生何處,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。
又曰,觀經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二語既舉,則言外之心不作佛,心不是佛﹔心作九界,心是九界﹔心不作九界,心不是九界,等義俱彰矣。噫!果明此理,而猶不念佛者,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
節錄於《徹悟禪師語錄》
各位師公、師父、各位同學:
以上是徹悟大師的法語開示,大師說緣生無性是指一切法由因緣成就而無實在的絕對性﹔而無性緣生則是因為無絕對的固定性,所以可隨因緣而產生種種可能。這是佛法的精義所在,而此精義非釋迦牟尼佛所創發,是這世間本就存在的通遍原理。不僅是周遭人事物隨因緣生滅而成壞,生命終極之輪迴與解脫也由因緣之不同,而有凡聖之差別。所謂凡聖,其實皆由身心業力感發,而業力之關鍵便在染淨之一念念。要知道,所有的心念又都隨緣而生,念念隨緣而念念無實,雖無真實卻毫不錯亂地隨緣現起。這緣便是境風與隨風鼓起之識浪,境境無實,浪浪隨生,作工夫只在這一念心當下,剎那剎那正念正知。若縱此心放逸奔馳,起貪瞋煩惱,則三途斯造﹔若策此念精進修行,起善淨覺照,則又成積聚聖賢資糧之良緣勝因了。
大師說臨終一念不可僥倖,必須持之有素,平日念佛千念萬念為熟此一念。而今,我們一天當中起念多少?內容作用又是什麼?只有誠意自檢之人才能知道。若整天盡在五欲塵勞,人我是非中打轉,不說淨土難生,來世恐怕人身亦難保。既是一切緣生無性,為何我們不斬絕惡緣令生善念,而甘心令心荒蕪沉淪?如何去俗情妄念,建立佛地善因,就看我們如何把住現前一念。眼前把不住,死時必更渺茫。同修們,心淨心染無性緣生,善緣惡緣非由他定。今夜念佛圓滿,結束後,日日便是境下起修的絕對時機,請大家千萬珍重珍重,願我們各個勤修西方勝業,善聚淨土資糧,只今最後時刻,再請大家肅穆一心,竭誠莊重,隨我高聲稱念 ── 南無阿彌陀佛!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