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92年佛三第一天開示 — 蓮池大師開示


  或問定力未成,念頭無主,眨得眼來,千里萬里去了。又或惹著一毫世事,便是五日十日,半月一月,擺脫不去,當何策以治之?答曰:嗚呼,此天下學者之通患也。汝當間斷之時,若不痛加鞭策,則專修無間之念,永無成就之期。余聞古人有三種痛鞭之策,一曰報恩,二曰決志,三曰求驗。第一報恩者,既修淨土,當念報恩。佛恩國恩,固未暇論,只如父母養育,師長作成,此恩豈非重大。你出家以來,便說要報重恩,離鄉背井,二三十年,父母師長,艱難困苦,你總不顧﹔父母老病,你又不看﹔及聞其死,你也不歸。如今或在三途,受罪受苦,望你救他,望你度他,你卻念念間斷,淨土不成,自救不了,如何救他。既不能相救,你是忘恩負義,大不孝人。經云:「不孝之罪,當墮地獄。」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便是地獄業也。又且不織而衣,不耕而食,僧房臥具,受用現成,你當勤修淨業,圖報信施之恩。祖師道:「此是施主妻子分上,減刻將來,道眼未明,滴水寸絲,也須牽犛曳把,償他始得。」你卻念念間斷,淨土不成,淨土不成,酬償有份。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便是畜生業也。第二決志者,若學專修,志須決定,你一生參禪,禪既不悟,及乎看教,教又不明,弄到如今,念頭未死,又要說幾句禪,又要寫幾個字,做幾首詩,情掛兩頭,念分四路。祖師道:「毫釐繫念,三途業因,瞥爾情生,萬劫羈鎖。」你卻志無決定,情念多端,因此多端,間斷正念。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便是三途羈鎖業也。又且守護戒根,志不決定,或因身口,念念馳求,教中道:「寧以洋銅灌口,不可以破戒之口,受人飲食;寧以熱鐵纏身,不可以破戒之身,受人衣服。」況因諸戒不嚴,邪心妄動,因此妄動,間斷真修。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何止熱鐵洋銅業也。又見斷除憎愛,志不決定,每於虛名浮利,自照不破,名利屬我,便生貪愛,名利屬他,便生憎妬。古人云:「貪名貪利,同趨鬼類﹔逐愛逐憎,同入火坑。」你卻因此愛憎,間斷淨土。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便是餓鬼火坑業也。第三求驗者,既學專修,當求靈驗,你如今髮白面皺,死相現前,知道臨終,更有幾日,須在目前,便要見佛。只如盧山遠法師,一生三度見佛。又如懷感法師,稱念佛名,便得見佛。又如少康法師,唱佛一聲,即有一佛從口飛出。此等靈驗,萬萬千千。你若心無間斷,見佛不難,間斷心生,決不見佛。既不見佛,與佛無緣,既無佛緣,難生淨土,淨土不生,必墮惡道。然則一念間斷之心,便是三途惡道業也。如上三策,當自痛鞭,使其念不離佛,佛不離念,感應道交,現前見佛。既見樂邦之佛,即見十方諸佛。既見十方諸佛,即見自性天真之佛既見自性天真之佛。即得大用現前,然後推其本願,廣化一切眾生。此名淨土禪,亦名禪淨土也。

節錄於《蓮池大師開示》



各位師公、師父、各位同學:


  阿彌陀佛。讀了蓮池大師的開示法語,深深感到悲戚與慚愧。父母於我們茹苦含辛以養育,又忍悲送子入空門,而當父母老病,我們卻又未能侍奉尊前回報親恩於萬一,甚或已人天永隔而相見渺然,這是當報未報之重恩第一。其次施主勞心勞力之護持,節衣縮食虔誠供養,想想他們奔波勞碌而我們卻坐享其成,若工夫不就,施主們身心有苦迫,生命無依之時,我們可有力量幫忙安頓?


  同修們!我們豈是為逃避責任,求一身清閒來出家?或為恭敬利養,不愁吃穿而來剃染?既然不是,我們目標當在何處?必如大師所說要在今生修行驗證成就,既志在修行驗證成就,則坐起衣食,必要念茲在茲,淨業行人當如大師所謂以決定志,攝生死心,念念注在聖號,不游移,不間斷,則佛菩薩必垂慈感應,淨業功成。


  念佛法門,攝念在佛,佛念便是道念。一念再念,念念不斷,殊勝方便就在此一念間,但如何殊勝方便都貴在實踐。同修們,請以珍惜感恩之心,力斷俗念,切除凡情絡索,恭敬肅穆,隨我音聲,至誠恭頌 ── 南無阿彌陀佛!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
108年精進佛三第2天開示

108.12.28 念佛調心 — 佛念住 此刻已是佛三第二天的尾聲,昨天說四聖諦的第一諦 — 苦聖諦(苦的事實)。這苦是就有情的身心來說,尤其是有情當中的人類。人的身心活動複雜,太多眼下、耳下…感官觸對下的可樂不可樂境,都強烈地左右著人,因此,人的苦痛特別多。要能撇下這些干擾,朝清淨莊嚴的方向生心的,畢竟是人中的極少數。人因為感覺細膩,便容易陷落愛憎,雖叫苦連天,卻不想遠離,既撤不出距離,哪能發起

108年精進佛三第1天開示

108.12.27 生命的艱辛 — 苦諦 現代人,比較不是衣食不足,生活過不去。倒是太多人,衣食無缺,而心難平安。時代風潮,洋溢著〝只要我願意,沒什麼不可以〞的氣息。過度偏差的個人主義,引發超常病態的自我膨脹,從個人到社會,對錯不分,是非混亂。若問,這是怎麼回事?佛法說,這是共業的“苦”的世間。 經說:「十方諸佛以苦為良師。」因為知〝苦〞,可令人生起離苦的警覺性,引人另闢莊嚴高貴的人生大道。常有人

107年精進佛三第3天開示

108.01.01 一心的訓練 單一所緣 — 阿彌陀佛 現在是第三天的最後一支香,這三天,從早到晚都是念佛,是以一個境界拿住我們心的訓練。為什麼要這樣子?因為我們的心習慣在難以數計 難以想像 難以控制的境界奔馳打轉,就是想不要這樣,也沒辦法。假設我們已非常習慣於心的紛動而不覺疲累,對這三天的訓練就不會感到如何的可貴難得。假若已有些生活體驗,有些向內觀察的功夫,或者有一點感覺到 生命不僅是這樣過活,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