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從慚愧心談生命的解脫與莊嚴》

一、前言

​  凡夫不明瞭自己的見解不正確、不可靠,因為不清楚自己,以致當所求不能實現時,往往生苦惱(純苦惱),不能在當中冷靜觀察,並回過頭來改變自己的想法。有智慧的人,則能在狀況裡,停下腳步,重新調整,並轉化個人思考,這當下,就超越了習慣的想思,開啟了全新的生命視野。

  佛教不同一般宗教,它充滿著智慧光燄與清淨氣息。它能將生命裡的殘渣,在般若慧火的烈焰下燒為灰燼。它充滿著引人入勝的絕妙佳境,可引領人放出生命的光芒,讓自己的內在凝結清淨的力量。然而,是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眼光去突破狹隘的自己,去領受與觸及生命的光輝呢?

二、珍惜當下的因緣

​  今天各位有這份殊勝的因緣進入佛門,希望你們能夠真正的在這條道上ㄧ步ㄧ步,誠懇篤定;一步一步,喜悅踏實。眼前不必有多麼豐美的收穫,但起碼也要告慰自己所選擇的終身志業,讓自己安祥、篤定,讓自己的高貴性慢慢發酵抽芽。在我個人的學習生涯中,我確實得自佛法無限的啟發與灌溉。今生如果不學佛,就無法體會,無法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內涵與價值。你們都還很年輕,也都充滿了無限創發和學習的能力,如果想要在這條路上走的安穩順適,請從現在開始,好好的學習建立生活內容,看清生存的意義,並落實的學習,如何令生命極致豐美。

三、慚愧心的萌芽

​  達到生命的極致,是行者從本以來連綿不絕的最大挑戰,解決剎那間根、境相對的困境,是每個佛子的沉重責任。慈悲的佛陀「不忍聖教衰,不忍眾生苦」,明白我們的困難,提出了慚愧心。「有慚愧心(良心)發起實踐道德的意向」,「慚愧能拔根本業」,「慚愧護世間」…

  慚愧心是善心所,為對治不慚愧而說。它到底對我們修行有何作用呢?它引發我們反省回顧的意念(往往在於經驗反應的習慣上),令我們感受到自己將犯未犯的莽動力量,或甚至發現自己已犯的很多過失。相反的,若缺乏慚愧心,一向沒有自我要求的警覺,則不管是語言、心念乃至行動表現,都可能發生錯誤,並無止盡的墮落下去。要知道,當自己放逸懈怠心起時,傲慢的心也容易同時相應生起(因不知慚愧),加上週邊道友沒能及時勸善規過,不能相互提攜,輾轉相諫時,菩提道便亮起了紅燈。

  德山寺有很多年輕人,在我與他們共同學習的過程中,有些時候基於責任我必須上台講話,不管在台上或台下對他們說話,當正說的時候,自己的那份感覺是“力道不足”!我說了,但我並沒有做到。我能說而且常常說,可是我並沒有做到,所以那句話講起來軟弱無力。因為那句話透過自己某一種心虛,或是自己對於「法」的掌握的不夠清晰篤定,因此含糊帶過。常常自己在那上頭疏於省察,不慣反省,誤以為自己不錯了,可以了。就因此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,我體會到自己的不夠純淨,欠缺睿智。不管是理解或履行,感覺上都不圓滿,所以我深深意會佛法所說的「眾生性」、「異生性」。在凡聖之間,我所處的立場是個凡夫,充滿錯誤的凡夫,需要佛法來修正我,善知識來牽引我。因此我也希望你們要努力學習,藉著生活的歷練,經驗的累積,淬礪奮發,點點滴滴的自我提攜、自我成長。透過點滴的學習體會,你就能突破現有的格局而脫胎換骨。確實,我肯定的告訴各位,學佛是一樁美妙而且有意義的事 ─ 能令人生起正確而良好的生命目標。在個人經驗裡,它真是如此地親切。

四、用心檢視自己

​  不管是已出家或未出家,今天來到佛學院,是否內心有這份引力存在著 ─ 能真正對三寶信受奉行,依循著佛法而努力向佛學習呢?大家在法的體驗上,是否以一顆喜悅的心主動學習?有的話,是主動樂意地在進行一件事。假使沒有,公式化的工作換來的只是疲勞而沒有收穫。所以你們應以什麼樣的態度,較能帶給自己良好的學習成果呢?

首先,先問自己所抱持的理想,到底是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?如果同學們都能用心釐清這問題,清楚自己所處的身份,不斷的深入努力,便可以開始著手進行不論是任何一個科目,或個人興趣的法門的有效學習。希望你們都能全心全力的,用你整個生命去投入。

  剛剛提到的「眾生性」、「異生性」的問題,為什麼在此提出來加以討論呢?首先,請同學們把以前所讀的大經大論,暫且擱一邊,將胸臆中得意失意之事先放下來。在此刻的當下,我們以一顆單純的、親切的心,回過頭來看看自己:平常所存的是什麼樣的念頭以及怎麼進行修行?請將自己的學習透過實驗,落實在生活當中。現在就以善惡將你的身口意分類(善惡染淨有世間善惡染淨,出世間善惡染淨。有我的善法稱世間善,越過我的善法稱出世間善。其餘類推。),到底善類多?惡類多?淨法多?染法多?修行道上,必然是朝去染還淨、斷惡修善的方向努力的。希望同學們不妨先將心胸敞開,以一顆平實的心,好好地檢視自己、考核自己,你將發現到,我們有許多經常重覆出現的狀況與錯誤。而且就是看到了,要不經心,下一次還會照樣再犯。同學們!就從這一門開始著手,在學習的過程中,通過慚愧心引發的反省自覺,就可以使我們的三業從道德性的美化,提昇到慧悟性的解脫。

五、挖掘生命的內涵

​  我常說修行不是美麗詞彙,讓人掛在嘴邊說說。也不是綺麗的衣裳,讓人穿起來自我炫耀。更不是鮮豔的色彩,塗繪起來迷惑眾生。它是我們對生命的努力與期待,它就是我們生命的內涵,指歸到行為上是直接而又親切的。因此我希望悠遊法海的每一份子,經過了佛法的熏習和洗禮之後,他的處事態度應產生變化,在每個問題的反應上要開闢豁達的觀點。因此學佛必要檢視自己的習性。能這麼準確進行的人,他就能依循佛陀的教法,在聞思修習的過程中獲得法喜。但是,後世佛子,每每不能在這即人成佛的修道路上建立堅強的信念,他們容易在外相上表現出一連串的所謂心得,諸如唱念、辦事、讀書、做功課、或任何法門的技巧。憑藉著自己的想像,陶醉在自己所架構的修行世界裡,不知佛道上的真佛子,他是應從日常生活中看清生命的每一個活動,引佛法直接的比對並落實指導,從中轉化並徹底改變,不能只在空幻的想像裡,過所謂自以為是的修行生活。

  當我們充滿著生命力,但身心卻是起伏不定時,我們無法透視橫亙在面前的衝突和矛盾,而衝突和矛盾引發的心情又是十分挫折的。這一份挫折便含著無底的迷惑,法義、覺性、菩提、解脫力…似乎都隱晦不明成一片茫然,然而我們卻又必須面對這不能逃避的嚴肅問題。很多時候,我們被它繫縛得無奈,就這樣的被耍弄、支配、左右著,它的根源就是「我」和所從生的「我所」。「我」和「我所」,我們恆常讓這一層陰影籠罩著。請問有幾個人能夠清楚它?這對我們來講是很大的難題。但是,今天若談修行,我們就得從這裡看起。

  因著這層陰影的障礙,我們的眼睛所看到的可能都有差錯,耳朵所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。經過了這一層的扭曲,使我們的認知多與事實不符。好比水裡的筷子,當筷子插入水中後,筷子所出現的形狀是曲折而肥胖的。所以當我們對狀況認識不清,對自己的身心內容理解與反應不切實際時,即使是天天聽聞佛法,終究還是在陰影籠罩下,好似明白,實際是仍有一段距離的。只是人人都各在自己一套模式下熱鬧的活動著,而於學佛目標卻不ㄧ定有作用。同學們!藉著此次因緣,讓我們交換學習心得,好好回過頭來,反省自己。也透過佛法的指導,用心思惟並預備將來親證聖道,獲大解脫的學力與資糧。

六、自我要求,主動學習

​  百法中的無慚無愧,是屬中隨煩惱,為什麼稱中隨?因為無慚無愧的心遍一切不善心。麻煩是只要與無慚無愧起相應,縱然善法也轉成惡法。當我看到這段時,心裡感覺好像電線走火般「啪」一下,那種椎刺的感覺無法形容。同學們,修行是期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,依循著法水滋潤,學習宗教生活,讓我們的道德意識和著菩提種子慢慢地成長茁壯。讓我們從人我共處中學習應用佛法,在每個當下都能敞開心胸,法喜充滿。生活中,如果你不用點心,在修行上你可能只是在被要求下過生活。從院長、老師乃至院規,都在進行著各方面的要求,你不得不乖乖地聽話。這麼一來學習效果必非常不良的,因為我們不能清楚的看清自己的狀況,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。如果我們能依循佛陀的宗旨、學院的規矩,為達成自己圓滿的人格而努力,為使佛法生力用而努力。這樣,透過自己的主動意識,便能親切地明白並意會自己的修行意義,自然在每個學習當下,每個行為的反應機會中,看住自己並拿佛法來衡量合會。法喜增長就表示與佛法相應,完全沒有成果也可察覺到已背離了佛法,自己才會生起警覺。同學們,企盼你們都能真正用心於這段年輕歲月,更持續長遠的用心於修正莊嚴自己。

  當你在讀經,或聆聽師長講課時,在聽的過程感覺是如何?有沒有喜悅親切又受用的心情。如果有,你就能逐漸的開啟意樂,逐漸的成為有力量的修行個體。或者聽下來,只是一大堆資料等待去整理背誦。如果是這樣,你只是瞬息片刻的機械感覺,只能淪為一個佛教知識的工具,修行腳步一樣封閉緊縮。如此學佛,不能與生活相融,不能與生命關聯,它就成為一種空洞的知識,一種莫大的浪費,當然也是件備極辛苦的差事。所以不同的反應,是可以檢查出個人學習成果的。若是主動學習,便顯示它具有活潑性,而且是成功的掌握。反過來只是呆板、負擔的學佛機器,不能受用,不能提升生命的格局。

七、良好風格的展現

​  如果我們真有慚愧心,雖然有些時候仍不能免除凡夫習性,但至少也認清自己的立場,而不致誤會自己太深。試問,在座有那位是佛?那位是菩薩?我們並非自貶身價,確實我們都是充滿著苦惱的凡夫,尚未成就,所以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貪瞋癡煩惱,這些不好的心態一直追隨左右。所以當看到別人犯錯,應該回過頭想一想,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錯誤。「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」,學佛而具足慚愧心,雖然還不能直接讓我們洞察諸法實相,了達佛法的真諦,但它能提供我們一個修正品格的機緣。因著我們具足的這份羞愧感,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裡,產生深遠的變化─警惕、激勵。爾後,一言一行的修行,就都能朝向良好風格與學養方向進展。

  平常生活在根、境相對的每一個當下,我們都隱藏許多不良的習性,如何來斷除它?慚愧心是很重要的助緣。我們既是凡夫,都可能有不良的心態。當貪心、惡心發起時,當下有一份慚愧心現起,惡心便會慢慢地平伏下來,甚至消失滅除。如果惡心生起,沒有慚愧心,它就會更加惡化。嚴重時,大造惡業而自傷傷人。人生下來不可能沒有錯誤,我們不是佛菩薩乘願再來,我們都是業力牽纏來的。既然如此,任何時候,我們都得盡力提高警覺,心懷慚愧。

  每當我想到「慚愧」兩字,心裡就同時對學佛因緣生起感恩。在經驗裡,不是沒有錯誤,偶爾也會有不好的念頭。如果當下能以慚愧心自覺,便會真心的護惜自己的修行生命。請設身處地的為自己在每一個念頭下工夫。能平時又長久繫念,那麼那些見不得人、自傷傷人的惡念惡行,自然會逐漸平息。所以慚愧心好似止痛劑,它能將傳達的功能迅速切斷,使罪惡苦痛無法繼續延伸,慢慢地沉澱下來,卒至消失,鎮住無慚無愧,鎮住一切造惡的莽動與無知。

八、艱辛的生命要能相互提攜

​  為什麼一再叮嚀?因為從自我反省的過程中,我瞭解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,肯定自己所應挑負的責任。雖然我不是一個具足智慧,解脫成就的人,我也不是一個能依佛陀教法,良好學習的好學生。這些雖然都還談不上,但我細心的回想,在我學佛的過程裡,有太多的能源與光熱,是得自長老大德不斷的提護與栽培,是得自佛教、社會的造就與成全,是來自同道間的鼓勵與提攜。所以今天,我縱使是一邊聽著佛法,另一邊還貪瞋熾然,我仍然對你們有一份殷切的期望。我所秉持的只是一份深層對法的信心,一份蒼茫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宗教情操與信念罷了。我們應該如何去修正,去改變宿習,我誠懇的告訴大家,這份力量要來自「慚愧心」,而且是個人深心生起的慚愧心。不是別人要你慚要你愧,是必定自動自發的,若等到別人要求,那已不是有力的慚愧心了。

  遺教經:「慚恥之服,於諸莊嚴,最為第一。慚如鐵鉤,能治人非法,是故常當慚恥,無得暫替。若離慚恥,則失諸功德。有愧之人,則有善法;如無愧者,與諸禽獸無相異也。」這段經文,感覺上道裡似乎都懂,其實未必能做到。我不喜歡上台說話的原因,在於我能講,但我做不到。我深深的明白,我不能以老資格,做為我訓示他人的籌碼。如果我能以我的行持來使學生獲得修行上的體悟,我就能夠「老步定」,就能夠「篤定神勇」。只因我沒有登地,我沒有證果,我還很多要改進,很多要努力。因此,我在表達“法”的功能這一點,還不能隨心所欲,得心應手,只因說與做尚有一段距離。

  如果講與做之間能完全吻合,話就顯得有力,因為有那麼多的事例,經過自己實踐的無誤體會,便能傳達法的充分真實作用。雖然我還不得法,但已確定它的真實,和苦難人間的絕對需要。因此我希望你們在修行過程中,不但要有一份責任心,還得要有一份使命感,體認自己在僧團中的責任與義務,好好的向上、向善,面對自己的課題,進行徹底的整理,修行的成果便在這當中,隨淨因淨緣,絕無差誤的現起了。而後隨力隨緣,把它的真實與清涼,傳達人間。

九、常以一顆慚愧虔誠的心來面對自己

​  在學習過程中我充滿了許多的錯誤,但我始終未放棄這一份學習的勇氣和信心。今天如果只靠年紀大ㄧ些,多認識ㄧ些,就以師長的身份來管理他人,這我稱它為危險的修行階段,因為這個時候已沒有人點醒。相對的,別人對自己的幾分尊重,就更少機會能清楚自己的過失,因為不是沒有被責備、沒有被挑出毛病,就表示沒問題,反而沒人說,更要小心了。

  前面提到常以一顆慚愧虔誠的心面對自己,從自我檢視當中,若能確實看到自己的缺失,常存向佛學習的心,在佛道上必定可理出一條寬廣的大道。問題是我們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學習?我們都不能十全十美,怎麼讓自己有自覺下的慚愧心,不一定要透過別人,如果ㄧ定要別人講,自己反省的功力就太差了。多少時候別人看不到,或不好意思說。如果別人沒說就沒辦法,那如何清除繁複沉重的負擔呢?踏實一點說,修行就好像掃地,看不到地上的髒東西,如何掃除它。我們多生以來累積了多少錯誤而無法看到它,就覺得自己蠻不錯的。經常這麼嚴重的誤會自己,又要從什麼地方修正呢?而如果沒有改進身心行為,又如何改變生命的內容與作用、因力與果報呢?學佛功夫從那兒著手呢?

  從我進佛門,透過前輩的指導,學習點經教,在感受中肯定的知道,修行是要自己親自去實踐、去體驗的。修行沒有什麼訣竅可言,對於問題的處理,不可能用閃躲的方式解決,必要徹底實際地下工夫,才能夠根除不良行為。而積極的改掉不良行為,也才能增長善法,這個工夫不是一蹴可成的。這份功課要花費我們很多心力去訓練與培養,透過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的強力助緣來幫助,才能令這樣的行動永遠持續。不至於隨時原諒自己,給自己合理化,甚至苟且偷安,那又如何能斷惡修善呢?我企盼每一個同學都能透過慚愧心的力量來約束自己,都能以慚愧心來修治善法,這樣,自然就必定會切實地嚐到修行自我提升與自我肯定的喜悅。

出家的生命是很珍貴的,因為出家,我們才學習到廣大心,學習菩提心,我們體認到與他人的相關聯。因為出家,我們才認清自己在世間的立場與意義;因為出家,我們才了解到自己的修行生命可以盡未來際,直達成佛的圓滿;因為出家,我們才有希望超脫自己有限的生命模式,從有限轉為無限。如果沒有出家,在社會上,除了物質的欲求,可以隨著時代潮流有不一樣的滿足之外,生命要怎麼大變動是不太可能的。而在學佛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引佛法的指導,用來反省自己處事接物的習慣,那今天講的題材,意義也不大。今天講的內容,大家的感覺可能只是平常生活內容,雖然不斷地講到慚愧,在事實裡,可能只是一些抽象概念,真正能親切體會的人恐怕很少。因此,希望各位多加強、多用心。

十、具足慚愧心恆長向佛學習

​  慚與愧如果勉強劃分開,慚─對自己錯誤行為,感到羞恥;愧則感到見不得人。慚「恥於己缺」,愧「羞為他人」。對自己不良行為有慚愧之心,做錯事情,覺得羞恥,覺得對不起他人,這會在人情上感到難堪…。慚愧兩種心皆由主觀現起,非由外在的刻意要求。雖對外界感到不好意思,但當慚愧心現起時,有情的心理是主動生起的心的力量,它能協助我們拋離一點「我執」、「我所執」的籠罩障礙。關於「我所」這份難言的習慣熏染,它須極細微的心觀察,才能看到。前二天,午後雷雨,德山寺僧寮走廊上欄杆有隻蜘蛛,辛苦的織了ㄧ面大網,我拿著一根筆往它網邊輕輕一敲,它馬上跑回網中央並收回手腳。看它的快速反應,當下我深深觸到,佛說“一切有情”的含義。儘管它只是一隻小蜘蛛,心中也跟人ㄧ樣反應出強烈的恐懼感。當外來威脅出現的剎那,意識到的也是要趕快逃命。只要是有情,都在精神活動的生態中。不過,蜘蛛畢竟不如人類的精神官能,它沒能像人ㄧ樣的明白慚愧,人為萬物之靈,應當具備更良好的身心功能,而良好的功能來源,便是有慚有愧。

  什麼叫良好的精神活動?只要是活著,沒有一個精神不在活動的,不只知道吃飯、睡覺……它有很多層次的不同。生命存在是森羅萬象的,這些活動內容要如何開發,使導向向佛學習的重點內容。心意識的活動要有良好品質,是須要透過對佛法的理解,從對「法」的認識,冷靜觀察,深刻學習,才能知道真正的好不好。平常,憑著“感覺欲求”,與佛法是有一段距離的。要有正確良好的行為,必不能離於「法」的指引。而如何依法引出良好的精神活動與精神世界呢?必須要對佛法不斷地探尋與實踐,必要明白並欣悅的奉行,它自然會帶給我們豁達的胸懷與清明的智慧。隨著六根收發,在精勤地去取訓練中,自會逐漸脫離原來的軌道。我希望大家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念頭,多朝向內心世界看,上面說的就會在你心中生起體會。修學佛法就好像爬山,勉為其難的困而學之,雖然備極艱辛,但勉強攀住,堅定的朝著ㄧ定的方向延伸,依循著法義指導前進,慢慢展開來,精神內容就不一樣了。這番功夫,就像馬達的馬力,必須要隨時加油增強。這令它不衰竭,長久持續的潤滑劑,便是慚愧心。

  這顆心長遠的持續的向善法攀住而不墮落,是非常不容易,但卻絕對必須的。斷除貪瞋癡之前必須先有克服的功夫,那不是一次就能順利成功的。修行道上,必要常保綿密的行持來滋養向上向善的心。長以慚愧心緣一切法時,它能不斷的增長善法。就看功夫的淺深,功夫下的愈深,惡法就能消失得越快,乃至除盡。所謂修行的伏斷,這些過程都仰賴慚愧心的滋潤,這都與慚愧心的功德有關,因為增長善法的同時,惡法也得到遏止的效果。

十一、依循慚愧心能打開心結

​  今天,大家在學院學習,不論禮儀或生活細節,都不一定能合乎佛法,必有許多錯誤。請大家誠意面對,並決心徹底改變。世間的因緣不可思議,希望大家珍惜,常檢視自己,並堅定學習的信念。在每個當下,努力讓自己靜定下來,掌握自己的心念,朝修行的方向靠近。老實而正確的回到凡夫立場,清楚的看住它,用心誠意並長恆不懈,將來必定有望進入聖流。這份超越習性煩惱的精神資糧,要靠慚愧心,所以說它是世出世間善法的重要資糧。

  我們渴望解脫,但是平日遇到可意境界很歡喜,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卻馬上不良反應,這就證明我們還未解脫。年輕時看禪宗公案,看到禪者的境界,儘管不懂(當然更沒有境界),心中的嚮往卻說不上來。當然現在來看,與昔日的心境是有出入的。現在會想,為何我如此不解脫,癥結在那兒?出家人沒有一個不嚮往解脫的,禪宗的第一個公案,慧可見達摩求安心,達摩祖師回答:「將心來與汝安。」慧可覓心了不可得,當下竟然就安心已竟。原來解脫是對束縛來說的,誰來束縛我們?到底因什麼而束縛了?再想想,很多佛弟子,口中常說「求了生脫死」,這話反應著「死」有束縛人的作用。的確,這死亡的束縛是最深刻並終極的。當然,這句話也意味著,解脫死亡不必等到生命終結,當下的這一念就可以是工夫生起的時節,所以經說“當下熾然”。什麼熾然?真相熾然、解脫熾然啊!不過如果我們期待解脫“死亡”,就必須眼前的每一剎那,都努力於通達並越過生命的相對障礙。

  我們不能細膩準確地看住妄動的心,所以行為裡存在著一個個結,導致我們不能灑脫自在。這些結從眼見耳聞……,透過內心的呼應連鎖,就迅速成「片」。我們的工夫就下在這“呼應連鎖”的關鍵上。看它怎麼連、怎麼串,怎麼串連間成障礙。若能打開這個結,就在那個地方得解脫。禪宗有句話:「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」,我們在根境交會的一剎那間所留下的愛與憎,是纖細又繁瑣的。經過累積和不可思議的串連,就成束縛生命的千萬結。如果不去處理,要擺脫煩惱困擾,恐怕是很難的。希望我們用心調理心行,這是邁向解脫的必要功課。

十二、用慚愧心來莊嚴我們的生命

​  以慚愧心長養解脫煩惱的力量,用慚與愧來莊嚴我們的生命,解脫不是要求外在世界不要對我有壓力,要求外在世界給我們舒適的環境,叫外在世界來配合我們,使令順心快意,沒有困難挫折,沒有阻礙痛苦。佛法不是這般教人的,這只有更加重困難負擔。因為,不會有這樣的如意人間存在,絕不可能有完全滿意的世界。要解脫,須明白所以不解脫,是來自個人生的內容充滿著束縛的煩惱習氣。為什麼有束縛?因為生的存在,就帶著招引束縛的染污力量。大家要正視這個問題,事實是如此,所以無法逃避,也不可曲解,針對問題好好處理調整,就是通達解脫的決定之道。不過太不容易了,所以要常以慚愧心來引導。因為慚愧心有修正不良行為的力量,有增長向善向上的力量,有增長自我端嚴的力量。請在我們落實的行動中,讓解脫不是等待、不是祈求、不是偶然、不是幸運……是一步步在我們踏實的修正三業中,穩健確定的當然可能性。

  如果不具慚愧心,當有不對的行為時,當遇到自己的過失時,很可能會趕快覆藏、逃避或更放縱。每當別人提醒或老師訓誨時,就難以歡喜誠意的正向接納,如此學習就不能達到目標,就要枉費出家走這回。希望各位藉著殊勝的學習環境多磨練、培養自己的慚愧心,透過長遠努力,期能證得解脫的境界。學佛如果只是自私的站在個人的立場,要想如何將塊壘苦結破除是不可能的。要沒有負擔,要獲得解脫自在,就必須跟自己奮鬥。佛陀開悟,解脫生死問題之後,並沒有逍遙的過他的安逸生活,四十幾年的講經說法,到處解救苦難的眾生,以他自己所證的真實,巧妙的應眾生的根機而施以教化。透過佛法的功德力量,讓眾生達到苦的息滅,得到實際受用。像觀世音菩薩的瓔珞,我年紀小時看著菩薩,心想他也戴項鍊,當時覺得很好玩。慢慢長大了,透過經教的學習,知道了瓔珞象徵著菩薩無邊利濟眾生的功德,莊嚴只是象徵,並非菩薩真戴多少瓔珞。這顯出菩薩有無邊深廣的方便善巧,透過自我的淨化而達到至善崇高,以一份純淨的生命力,再轉施於五濁世間,真正沒有不良副作用的幫助眾生。對眾生的一個幫助,也同時增長自己的功德力,如此經過長劫的拓寬與增長,無邊的六度萬行就如此的莊嚴菩薩身了。如果我們在修學佛法過程中,希望負擔減少一些,希望輕鬆好過ㄧ些,那又將如何解脫深固的自我,又如何能獲達壯闊的莊嚴生命?

十三、以菩薩大行做為相互成就的資糧

  出家具解脫相,因為這份出家幢相的因緣,讓我們比俗人更有好的修行助緣,這就是出家的殊勝處。在座不管已出家或想出家,必須釐清一點:千萬不要抱著享清福、怕麻煩、圖逍遙過一生的心情來出家。一開始,自己要弄清楚,要不要解脫在自己的心念與根門中製造。釋尊當時的常隨眾有千二百五十人,其中多是證得阿羅漢果的。看看,這世間有那麼多成就者,可是我們還是如此辛苦,煩煩惱惱。而“堯何人也,舜何人也,有為者亦若是”。我們必須認清楚,不管是什麼情況,要自求多福,要跳開不可逃走。跳得開,才能回過頭來解決問題,才能回過頭來有效的幫助別人。修菩薩道,不一定到完全成佛成大菩薩才能幫助他人。彼此之間若有一分純潔的誠意,一份清淨的相互提攜,儘管我們還沒成佛,還經常犯錯做錯,但在認真的學習中,一邊求自己的淨化(分分踢除自己的障礙),一邊也盡量學習能做該作的發心,不一味隨著時代的潮流,不跟著風潮上下,自然,修道的力量會逐漸成長。在前述的慚愧心下,戒慎警覺,鎮住不良的行為,又以純淨的心幫助別人,慢慢學習慈、悲、喜、捨,慢慢學習菩薩六度。不論學行大小,於誠切的起心動念間,ㄧ面伏住凡夫的干擾習性,ㄧ面開發菩薩的福慧資糧,久而久之,生命必真實的建設而獲得清淨莊嚴。

  學佛除了自我要求解脫外,也必要扶持這苦難的世間,大乘佛法菩薩心行的萬德莊嚴,就是這樣成就的。我們真能具足慚愧心,真能正確有效的依法開展,自己修行再辛苦,都有它絕對不共世間的高貴意義。

十四、後記

​  學院辦學成果,是眾緣、眾多人的努力,所以同學當以慚愧心時時反省自己 ─ 我有何德行內涵,能這麼多人為我付出。如果時常心存慚愧感恩,便能兢兢業業學習,不敢懈怠,更不敢放縱荒唐。能時時意識到自己的身份,用力減除不必要的障礙煩惱。大家想想,煩惱在哪裡?當根門對境時,小心看清楚它吧。當然,從看清它到解決它,有很多下手方法,而具足慚愧心卻是一定的必備基礎功夫。有它,才能突破牢固的各人圈限盲點,擺脫修道的可畏陷阱障礙。只要具足慚愧心,每個人下多少工夫,就會有多少作用,而不可思議的解脫莊嚴,也當然的就有幾分。

 

 

 

主講:寄中法師(講於慈善佛學院)

記錄:釋宗諦

前 言
珍惜當下的因緣
慚愧心的萌芽
用心檢視自己
挖掘生命的內涵
自我要求,主動學習
良好風格的展現
艱辛的生命要能相互提攜
常以一顆慚愧虔誠的心來面對自己
具足慚愧心恆長向佛學習
依循慚愧心能打開心結
用慚愧心來莊嚴我們的生命
以菩薩大行做為相互成就的資糧
後 記
bottom of page